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下vxfvvxcvxwada

这个故事没有所谓的对和错,也没有答案。每个人的领悟能力都不一样,自然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我只是说出我看到的东西。

世界万物息息相关,早已经有一条牵连一起的索链。

曾经有一位经理和我说过他认为道德经是一门气功书籍,大家看过道德经吗? 老子用了很多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就是 "顺其自然"。没错,道德经所说的就是一门自然学,而气就是自然学的其中一部分。所以,这本举世经书可以说是自然学书籍,也可以说是气功秘技,而我看来就是一本成功学书籍。

哦,一本同样的书可以看成那么多不同的学问?

是的,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事情,千万不要局限自己的思考。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到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问,到处都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

入股成本一定要低,价低等于投资成本低,同样的盈利额,成本低,等于赚率高,是为本小利大。
入股成本高,等于赚率低,是为本大利小。
本小利大,回本快,风险低,这是好投资。
本大利小,回本慢,风险高,这是坏投资。


坚持反响策略,低价买好股,长期持有,必胜!
又何必到处文人“股价会不会起”?

====================================

惟有平时做足功课,对股票的真实价值了如指掌的反向老手,才有可能抓到这样的机会

========================================

在买进一只股票之前,我习惯上先问自己:“以此价格买进,能亏多少?”

如果是可能亏蚀50%或100%的话,我不会买进。

我始终认为:保护资本比赚钱更重要。

假如你查字典的话,你一定会发现,资本的“本”字,就是树木的“根”。

投资实际上就是在栽种“摇钱树”,而本就是摇钱,树的根。根坏了,摇钱树根本不可能生长。

根是树木营养的来源,根坏了,无法吸收营养和水份,树木自然会枯死。

亏本容易赚钱难

广东人称亏本为“蚀本”。“蚀”就是耗损。“蚀本”就是耗损资本,如蚕食桑叶,,叫“吞食”。故“蚀本”比“亏本”更传神。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座右铭为:第一,不要亏本,第二,不忘第一原则。是至理名言。

亏本容易赚钱难!

亏本如乘下降的升降机,赚钱如爬楼梯。

假如你投资1万令吉,希望在3年内能增至1万5千令吉,你只要赚50%就行了。

股票投资,如果采取保守又谨慎的态度的话,要在3年内赚50%,不难做到。

例如你购买年股息回酬超过8%的产业投资信托股(REITS),可在3年内取得25%的股息。只要在3年内股价上升25%(由1令吉上升至1.25令吉),你就已经达到3年内赚50%的目的。

上班族把钱摆在银行,赚取2.5%的利息。

3年才赚到7.5%的回酬,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我常感到费解。

话说回头,假如你高价买进劣股,亏蚀了50%,1万令吉缩水至5千令吉。

5千令吉要在3年内回升至1万5千令吉的目标,你必须赚1万令吉,等于要赚200%。

能护“本”才能赚钱

赚200%的难度,比赚50%高4倍。

所以,学习投资,首先要学的,不是如何赚大钱,而是如何不亏本。

能护“本”,才能赚钱。

就好像学习打球,首先应该学习防守,然后才学习进攻。

有一名球星,人家问他取胜之秘诀,他说:“我学好防守,等待对手犯错时才进攻”。

这种以守为攻的投法,长期来说,比以攻为守,鲁莽冒进更臻效。

我在买进之前,不问“能赚多少”,首问“能亏多少”,原因在此。

宁可不赚,不可大亏,是我坚守不渝的投资原则。
=======================================

我常常劝告股票投资者多做功课。不少投资者见到我时总是申诉找不到资料,或者不会分析资料,以此作为不做功课的藉口。

报纸有鉴于此,都尽力提供有助投资者把投资做得更好的资料。

不但提供,而且还不厌其烦的加以分析,投资者只要稍微用心去阅读,就可以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定,或是选出更有价值的股票作为投资。

就以《南洋商报》每逢星期一出版,随报附送的《理财第一》周刊,就刊登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但我怀疑,到底有多少人认真去阅读,并且应用在投资上,恐怕大部分人都是翻阅一下,就搁置一旁,不肯化时间去深入阅读,实有负《南洋商报》财经组帮助你赚钱的苦心,殊为可惜。

就以该周刊内的《每周股价与损益表》为例,此表内的数字,实际上很有价值,可以帮助你赚钱,请不要视而不见!

现在我就以《每周股价与损益表》(下称“表”)为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些资料。

“表”提供有用线索

你不是常常申诉不晓得怎样选择股票吗?实际上此“表”已为你提供有用的线索。

“表”中第五栏为“市值”(RM’000),由后面算起来第六栏为“净有形资产”,将这两栏挂钩,你就可以找出那只股票值得投资。

“市值”(Market Capitalisation)就是以有关公司股票的闭市价(通常是星期五最后一个成交价)乘以有关公司的股票数额(“表”中第四栏)而得出的,这是股市给予有关公司价值的估值。

但是,你不必去计算,《南洋商报》的财经组知道你没有随身携带计算机的习惯,为了方便你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阅读此份资料,他们已替你计算出来了,这就是第五栏“市值”下的数字。

“净有形资产”(Net Tangible Asset,简称NTA)就是有关公司每股的净有形资产价值,是以有关公司的股东基金(Shareholder’s Fund),除以有关公司的股票数额得出的。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一家公司的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和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两种,有形资产是指厂房、土地、机器等有形可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商誉(Goodwill)、商标(Trademark)等无形可见,却有价值的资产。

由于无形资产在产品滞销时就没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计算公司的价值时,只考虑有形资产,因为这是可以随时变卖,取回现金的,是比无形资产更可靠,更实际的资产。“股东基金”就是从公司的总资产中,扣除总债务得出的资产价值,假如公司清盘的话,“股东基金”就是股东可以取回的款额,通常是以每股计算的。

市值和净有形资产选股

现在让我以聚美(Choo Bee)(工业股,编号5797)为例,说明如何以“市值”和“净有形资产”选股。

根据11月30日“表”中提供的数字,聚美以每股RM1.50的闭市价(见《本周每天闭市价》星期四栏),聚美的“市值”为168,152,000(后面的000就是“市值”栏目下的’000),也就是1亿6815万2000令吉。

也就是说,如果你以每股RM1.56买进该公司全部股票的话,全部只花1亿6800多万令吉,你就拥有聚美整家公司了。这是股市给聚美的估值,故叫“市值”。

再看“净有形资产”栏下,你会发现聚美的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为RM3.40,乘以聚美的股票数额107,790,000股(见“股票数额”栏),得出RM366,486,000,也就是3亿6600多万令吉。

(聚美的股票数额为109,903,000股,这107,790,000是已扣除库存回购股票)

这3亿6600多万令吉,就是属于股东的净资产总额,假如公司清盘的话,股东可以取回此数。

跟聚美的市值1亿6800多万令吉相比,你会发现,聚美的净资产总额3亿6600多万令吉,比市值高出一倍以上。

这等于说,你以每股RM1.56的市价购买聚美的股票,是以RM1.56买到价值RM3.40的资产,或是以1亿6800多万令吉,买到价值3亿6600多万令吉的资产,折扣超过50%。

聚美股价毫被低估

所以,从资产的角度看,聚美的股价毫无疑问的是被低估了。

你要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聚美应是受考虑的对象之一。

但是,我必须马上在这里指出:

⑴净有形资产价值只是评估一只股票的标准之一而已,而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买进,还要找出股票的“真实价值”(Intrinsic Value),而真实价值还包括其他标准,比如本益比、毛周息率、每股净利等。所以,不可一见到资产价值被低估就买进,还要做更多的功课,佐以更多的资料,才能作出应否买进的决定。幸亏《南洋商报》的财经组已替我们做了不少功课,“表”中提供了聚美其他有用的资料,请读者细读及善加应用。

⑵聚美只是资产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之一。实际上,如果你细读“表”中资料的话,你会发现,即使在股价已经上升了一大截的今天,仍有许多股票价值低,值得买进作为长期投资。

聚美创于1971年,经营大五金近40年。根据“表”中资料,该公司去年每股净利2角7分(无巧不成书,我查出这也是该公司过去十年每年的每股平均净利),本益比5.86,毛周息率为2.88%。其他资料可读该公司年报及季报。.

《理财第一》还有许多有用的资料,都是《南洋商报》花时间花精神替你准备的,有助你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定,值得你去细读、深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