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words...还有 goal setting 的魔力...
在去年还未上 MMI 课程前,我本来只为今年的投资资金设下 RM24,000 左右的目标而已。
上了 MMI 课程回来后,发现原来自己应该设下更高的目标...就因为 T Harv Eker 的一句话
"It's not that your goals are too high and you missed them,
but your goals are too low and you hit them!"
这是许多人平凡,贫穷,以及无法实现生活梦想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敢想,或不敢想大些。
之后,回来就对自己的目标设定做了检讨,之后就马上把 2011 年全年目标提高到 RM30,000,30岁的目标也由之前 RM100,000 提高到 RM1,000,000。而且还把目标及计划 print 了出来,贴在书桌前的墙壁上,每天反复的把这个目标灌输给自己。同时在执行的当儿,也不断的思考是否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结果,就在11月尾上课 回来的短短5个月,不但突破了原本的 24,000 目标,连新设定的 30,000 也突破了。自己赚钱的能力,信心,情绪控制,思维,都比以往有进步。
在重新思考,评估,和检讨后,现在看看下,距离年尾还有7个月半,索性把目标再度调高到 RM50,000 看看。目前的组合,有小分部分的资金是女友合股投资的。不过我们两人会一起努力,在剩下的半年时间一起达到这个目标,为将来的生活规划和准备。除非年尾前 来个大熊市,股市插水 50%,不然即使投资回酬保持现况,没有继续成长,RM50,000 似乎依然还是个理想目标。
我的第一个 RM10,000,几乎用了我23年的储蓄和数个月的投资才达到。现在希望能在1年多之内,在2011年我25岁结束之前,得到第一个 RM50,000。同时也为了之后的目标而预先作了准备和规划,希望第二个 RM50,000 会来得比第一个 RM50,000 更快,之后还有第一个 RM100k, RM200k, RM500k, 及 RM1M。不过,现在还是先集中如何达到 RM50,000 吧。
和一般不同的是,在提高自己的财务目标的当儿,我并没有,也不需要降低自己的生活素质。反而,这段期间,我是在稍 微提升自己生活素质的情况下,突破自己的新目标的。这样一来,财务自主的过程,就会变得比较快乐,而不是在过程中一直更加牺牲享受和刻薄自己,以艰苦的方 式达成目标。
这是夜孩子现阶段的一个小小目标...各位前辈和大大们见笑了。
原来把目标写出来,然后定期检讨,更新,反省,学习...真的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共勉之~
=================================
所以我坚持注重公司为主。。。但不代表我忽视大势。
今年 KLCI 上上下下的,一度还因地震而跌破 1500 点。可是,在下跌的期间,我自己本身也接触到不少会逆势而起的公司。
就拿自己有买的公司为例,vitrox 在日本地震之后还破 RM2...在短短数个月内开翻。虽然我只是短期投机没有赚到最后,但也偷吃到 36% 回酬。
Nestle 也在这段期间,上涨了超过 10%。
没有买进但又留意的例子:
F&N 和 PANAMY 回酬也在 20% 以上....
这段期间指数几乎持平...目前有 1%+ 回酬,不过可能下个礼拜开市又没有了。市场虽然属于偏高,但之前在指数 1600点的分享有提过了,大部分的好公司,股价评级都还处于温和水平,虽然不算是便宜货,但没有人家想得那么离谱。而且,即使指数回调,也不代表这些公 司的股价会跌。
虽然以数字来看,目前的基本面盈利的确可以支撑市场指数。不过不排除部分公司的盈利存有泡沫。盈利的泡沫成分有多少,没有人能知道的。所以这个阶段我只会坚持买进/持有盈利素质良好的公司而已。
金融风暴的杀伤力,真的很恐怖。特别是当一些公司的盈利内在素质不是那么好时,泡沫破灭时真的很难预料其杀伤力。这些公司在还未出问题前,和其它的优秀公 司一样,数字都是很漂亮的。都是那些 PE 低或合理,高 ROE,高 DY%,漂亮的 3-5 年 highlights,漂亮的 EPS 成长 %...唯有在金融风暴来了后,内在素质的差别,才会显现出来。
数据只是 outer laws...不能盲目的看 outer laws...要看看促使数据背后的 inner laws。
不然,单单看 PE, DY, ROE, NTA, EPS, 成长 %...等等的 outer laws...这些根本无法保证我们在股市里保本,更别说是赚钱。
以这些 outer laws 为衡量标准的话,可能会赚到钱,也可能会沦落到像当年追随 KNM,或去年 average down HAIO 的下场一样。我并不了解 HAIO,所以只是给例子,并没有说明 HAIO 一定是没有素质公司的意思。如果有人了解或看到 HAIO 的内在素质(如果有),那么他们可能现在依然会放心持有,甚至加码买进。这个时候如果要买进 HAIO 的话,几乎已经不能再看 outer laws 了。如果去年有人是单单因为 HAIO 的 outer laws 而买进,甚至加码 average down 的话,那肯定是个失误来的。这些公司,在还未出问题之前,PE, DY, ROE, NTA, EPS, 成长 %,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几乎都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这又能怎么样?随便算算这些数字而买进,这不叫做功课,也不算是在研究公司。Outer laws 和 Results...只是对管理层的行动和努力的一种认可罢了。必须了解及体会管理层做了些什么,来达到这个 results,赚钱的机会才会提高。
没有实际的内在价值因素支撑的话,这些美丽的数字,往往来个金融风暴,就不堪一击了。如果金融风暴没有出现,某个公司的数字就已经不堪一击了,那么金融风 暴来后,恐怕只能等打包了。这些公司,低能更低。拥有良好内在素质支撑的公司,高能更高。没有针对个别公司的意思。只是强调以 inner laws 为出发点的重要性。
我很庆幸...在我还未深入体会到这个问题之前,我那些自以为是的基本面计算,并没有用在 inner laws 差劲的公司里。这让我走少了不少冤枉路,也对基本面分析有了不同的领悟。唯一的黑马 FIMACORP,暂时也还未出错。虽然我没有卖出,不过它占我组合的比率已经逐渐减少,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严重危害。不然,随便看看 PE, DY, ROE, NTA, EPS growth, PEG, ROA, 5 years highlights, current ratio, cash per share, 而买进,以为这样就叫基本面分析,我也不懂我现在会买了些什么的公司....
==================================
在 Benjamin Graham 的 Intelligent Investor 的书本中,有个章节叫 Margin of safety, 提到 The Cost of Lost,强调 Never Lose Money 的图表。该图表是显示如果我们曾经亏过 50%,之后即使回酬高,比起没有亏钱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本。有的人因为这样,就说到...股神说 Never Lose Money...所以我们有赚时就一定要跑,守住盈利渡过熊市,避开亏 50% 的风险,然后再买进。这样就是 Never Lose Money 了吗?谈何容易,做到的又有几个?即使你做到一次,二次,你能连续做三次吗?
有的人会有这样的心理...手中有盈利,牛市后期不跑,熊市之后只是落得一场空。然后有些真的是买进了一些“基本面良好”的股,却在风暴后一场空。然后他 会跟你说...你看,我买的公司 PE 多少,DY 多少,ROE 多少,Cash Per Share 多少,可是熊市不跑,最后还不是一场空。他的话,并没有错。但不是事实的全部,要看他把基本面分析用在什么股身上。
虽然没有任何一种选股法能保证我们不会遇到这种悲剧,但如果只是单单以 outer laws 为出发点而买进的话,出错的几率肯定更高。如果之前真的因为公司拥有美丽的数字,熊市时没有卖掉,而之后公司的数字才开始变质,而且变质后没有好转,那一 场空的下场,几乎是肯定的。
虽然即使我们买进拥有良好 inner laws 的公司,熊市来时也难免会插水 50%,但是多数会出现我在图中花上的红线。这个红线,是显示盈利从金融风暴中复苏,在1-2年内,回到之前最高的盈利,甚至破新高。拥有良好内在素质的 公司,即使熊市后盈利真的插水 50%,而投资者被套,要恢复未必会很吃力,最多只是比没有卖出后趁低买进的人赚那么多而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卖股,他们比其它较逊色的公司,更 加容易回复到风暴之前的原位。因为有“复苏”。。。复苏中的公司,往往在1-2年内,盈利成长超过 100%,甚至 1000%。所以很快会回到原位。没有良好内在素质的公司,盈利插水 50% 后,很多都一去不回头了,红线更加不会出现。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用了基本面选股,长期持有,盈利依然可观;可是也有人用了基本面选股,长期持有,熊市之后一场空。。。当然,股价严重高估时,即使是股神,也会卖出套利的。
这里并不是说指数蓝筹股一定会有这样的素质,或一定只能买蓝筹股。只是强调研究内在素质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做法也无法保证赚钱,但相比只看数据,它能提高我们的胜算,及减低风险。
至于如何衡量内在素质,我也是初学者,还在学习当中。。。共勉之~
===============================
Necessity (基本开支,包括伙食,房屋汽车供期,保险,等等)
Financial Freedom Account (投资生意,产业,股票,原产品,或任何财务自主有关的项目)
Education (买书,上课程,听讲座)
Long Term Saving for Spendings 5 years (未来5年的长期开支。。可能要筹备婚礼,买车)
Long Term Saving for Spendings 10 years (未来10年的长期开支。。可能是买自住房子,孩子大学教育)
Charity (慈善)
Play Jug (每月,每季,或最迟每年必须 blow 完花掉的钱,去旅行,玩乐,买奢侈品,追求自己的玩具等等)
============================
拿了数家种植公司的业绩,大概扫了一眼。。。包括 IOICORP,UTDPLNT,还有 GNEALY
令我费解的是,为何 GLEANY 的平均卖价能去到那么高?2011年首季,多数的种植公司的平均卖价都是 RM3000 左右,起初还以为之前讨论关于 CPO lagging 的结论正确,卖价和 CPO 走势脱节,只是因为合约上的时间调整。。。可是,突然却看到 GNEALY 卖到 RM3595后。。。又茅盾了。
难道 GNLEAY 的 CPO 是新鲜出炉就卖,不需要期货合约的?所以才卖到这么高?
不过,既然企业整体上都卖到上 RM3,000,而且 PKO 价格还暴涨一倍,那看来 BATU KAWAN 和 KLK 的盈利,会比之前预测的还要高。如果之前关于期货合约及对冲的讨论结果正确,那 Q1 CPO 从最高的 RM3900 下滑到 RM3300,对冲哪里应该会有可观的盈利扶助。加上产量回稳,CPO 价格也依然处于好赚的水平,那相信盈利表现值得期待。
UTD 的季报里也有提到,种植的产量,已经明显开始摆脱去年的气候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半年的产量多数会比去年同期良好。至于回稳的产量,是否会领到 CPO 价格面临调整,就很难说了。
====================================
或许是我对 Benjamin Graham 不够熟悉,对他的理念只懂皮毛,不过。。。我不记得 Benjamin Graham 会注重大型,老字号,股息。。。这类东西。甚至很少会买 PE 15 的股票的,更别说是 PE 25 了。
我所了解的,Benjamin Graham 是以有型资产为主来做安全边界的。多元化肯定是他的风格,不过 PE < 25 应该不是他的作风。他的主要出发点,是买进一些被低估的股票,特别是拥有大量有型资产的股票,如果是现金就更加理想,而且还要低负债。股价 = NTA 的3分之2,经常都是他的衡量标准或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之前,PE 通常很少会有那么高,除非那家公司几乎没有盈利。PE 10 或 PE 5 以下的,反而比较像他的作风。另外他也很注重 net current asset value (NCAV)...也就是流动资产扣除所有长期+短期负债,除于股数,得到的价值。而现实中,确实会出现股价比这个价值还低的公司。
当初,在我最初入门时。。。我当时只是在看着 Pauline Yong 些的书。。。里面经常会以巴菲特及 Graham 的选股风格为例子。然后后面还有列出一些选股原则的大纲
例子:
巴菲特
1. 过去5年 ROE 长期保持在 15% 以上
2. Profit margin 比市场平均高 20%
3. 低负债
4. 10年的上市历史,所以他不会买 IPO
.
.
.等等
来到最后。。。
Intrinsic value...作者有说,这个项目是难度最高的,因为 intrinsic value 很难估计,牵涉到许多因素,也是巴菲特厉害的地方。当时,作为新手的我。。。看到了这段。。。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不是"intrinsic value 是什么",而是“怎么算”。。。
不知道各位新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我觉得,当时第一时间想到“算”这个字,就是一种错误来的。因为这样,我们不断的尝试在算,学算,算了又算,什么 discounted cash flow 算法,复利成长算法,等等。。。之后,当发现到很难算,或是在选股初期,算过之后进场,可是发现行不通时,就放弃了。。。然后,就经常在 PE, ROE, NTA, EPS, Current Ratio, DY, cash per share, 5 years highlights 这些东西里兜兜转转骗自己。。。因为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算,而且只要有用心爬爬书,几乎谁都可以算出来。
但是,在这段期间当中,经常还会回头问自己。。。到底什么是 intrinsic value?可是由于还是一直问自己怎么算,当那个“算”的字一直出现时,就使到我永远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 intrinsic value。。。久而久之,甚至还忽视它的重要性。各位和我一样还在挣扎的新手们,这种经验,对你们也似曾相识吗?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才开始探讨到,真正的 intrinsic value...应该是无法算,算不到的。算到的话,还叫什么 intrinsic value 呢?因为,intrinsic value 本来应该是无形的。。。虽然巴菲特也有用过一些衡量标准来示范评估 intrinsic value...可是,当我们看看他是把这些计算用在什么公司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他是话中有话的。
如果我们在马股里。。。别说是全部 1100 家公司了,就拿有盈利的200-300家公司,然后全部照单全收的用这种算法算出 intrinsic value,之后买进,只怕 10条命都不够死。
============================
身为 Graham 的粉丝,我有责任针对上面这段文字做些点评,以正视听。
Graham 的投资策略是非常多样化的。他喜欢研究各种各样投资方法,他也有能力和本事做各种类型的投资。例如,他会大量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并进入董事局掌控资产分配 权,他也会买入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然后让它清盘瓜分其资产,他甚至也玩短期套利。除了股票他还会投资债券。。。。
《intelligent investor》,是 Graham 写给投资新人看的。
书本的开头就清楚讲明,该书的目标读者是 investment Layman。
是教导新人有关投资的概念,以及一些简单的分析选股、资产分配技巧。
搞清楚,书是书,人是人。
Graham 本身不是 layman,他自己的投资操作与书中讲的是很不同的。
当然,最根本的原则概念,如安全边际、价值投资等等,是一样的。
但 Graham 很多进阶的投资操作方法和技术并没有写在书中。
很多人都搞错了一点,把书本内容和 graham 本人的思想/行动等同起来。这是非常不对的。
p/s:
Net-working-capital 法有在书中提到,但着墨不多。被称为 Graham ratio 的三分之二安全边际这个数字,应该是 Graham 的粉丝们用得比较多,Graham 本身反而比较少
=============================================
虽然这些数字还是有其用途的,不过。。。只怕往往会太过依赖这些数字来做衡量标准。
所谓的内在素质,其实是偏向 qualitative analysis,分析某家公司或企业的 quality,而不是单单 quantitative analysis,与 quantitiy 有关的分析。
虽然素质分析也部分牵涉到些少许数据,不过整体上它还是在强调着素质。
比如,在产业里,怎样才算是好的租户呢?好是可以用数字来算的吗?不好又怎么算?
准时交租,良好的工作背景,家庭背景等,不破坏居住单位,与屋主和好妥协。。。等等。
好的地点/产业单位,只是用数字来算吗?如租金多少,买价多少,人口多少,人口平均收入多少吗?
还是良好的保安措施,交通设备齐全,附近有齐全的基本设施,就业机会及工作的性质。。难道这些我们要算它有多少个 jaga,多少个警察巡逻,多少个交通灯,多少条路,多少间店和 office 吗?居住的舒适感,方便,繁荣和安全感,算得出来的吗?
还有一个都市人经常强调“有家的感觉”“有哇的感觉”。。。这个是用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即使比较好,也很难以数字来说明的。
同样的,在股票里。。。人人总是会以“良好的管理层”为其中一种素质。
当你问到某个人,为何他买这家公司时,他可能会跟你说因为 PE 多少,EPS 多少,ROE 多少,成长多少,profit margin 多少,DY 多少,5 years financial highlights 如何如何等等。。。
之后,多数的人会因为这样而一概而论的断定。。。“嗯,这是家好的公司,有好的管理层”。
之后当我们问起到底管理层有什么那么好呢?太过依赖数据的人就会回答。。。“哦,因为这家公司 profit margin 多少,低负债,cash per share 多少,DY 多少,ROE 多少,成长多少,5 years highlights 如何如何。。。证明管理层优秀,公司做到这样,难道管理层不好咩? ”
好的公司,是 ROE 多少,DY 多少,成长多少等等。。等等,好的管理层,又是 ROE 多少,DY 多少,成长多少多少等等。。。等等。。。听起来,自己也觉得矛盾,好像少了些什么那样。
当我们能够不依赖数据(而不是完全不提数据),依然能形容管理层怎么好,公司怎么好时。。。那这些才算是内在素质。
=============================================
谈到 qualitative analysis,最近想起当初刚入门的时候,开始对大众有兴趣的时候,我问师傅的一些问题。
当时刚开始学习研究财报,接触到一个叫 Core Capital Ratio 和 Risk Weighted Capital Ratio,是属于其中用来衡量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的标准。
而当时做了3家银行的比较,大众,老虎,CIMB....之后发现原来大众的这两个指标都是3家里最低的。有的还是明显低很多。这是在2009年年尾的时候。经过多次的保留盈利之后,最近大众的这个数字,已经开始提高,不过还是比其它两家低。
看了这个,我就拿了数据去问师傅。。。说到“大众的 XXX 这么低,那相比起来,它的资本比率不就没有 maybank 和 cimb 那样稳定咯?”
师傅之后就笑笑地问回我:“有没有想过,为何管理层能够放心以较低的资本比率来经营银行业务呢?我们应该是看为何它的资本比率不比另外两家高,还是为何它有信心以较低的资本比率来经营贷款业务呢?”
“它之前毫无顾忌资本比率下滑而大方的派特别股息,是否证明它对自己的贷款业务和风险管理有十足的信心呢?同样的,是不是因为公司对自己的贷款业务和风险管理信心不足,才需要较高的资本比率来做后备呢?”
之后才开始慢慢体会到,原来素质。。。真的不是单单用表面的数据来衡量的。。。
===========================
Kim Kiyosaki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speaker, author, entrepreneur, and real estate investor, Kim Kiyosaki knows what it takes to succeed and be a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woman. Drawing on a lifetime of experience in business, real estate and investing to support her mission of financial education for women, Kim is a sought-after speaker, television and radio talk show guest, the host of a PBS ‘Rich Woman’ show, as well as a columnist for WomanEntrepreneur.com.
Through her international brand, Rich Woman, Kim draws on her lifetime of experience in business, real estate, and investing to be an advocate for women in the marketplace, and is passionate about providing financial education through her Rich Woman products.
A self-made millionaire, Kim is a happily married (but fiercely independent) woman, and often travels and speaks with her husband Robert Kiyosaki, author of Rich Dad Poor Dad. Her first book, Rich Woman, was a Business Week bestseller, and is one of the top 50 best-selling personal finance books of all time.
==================================================
有网友问起一些问题,就在此放上来,分享给大家知道。
请问如何算:
1)Debtors turnover period (days)?
老实说,这个是无法准确计算的。最多也只能估计。这个主要是看 Current Asset 的 Receivables 里,通常应收账款为期多久,或顾客多久才付清账款。以生意的角度来衡量,一般上都在 30-90 天左右。当然,越快的话就越好。如果1家公司平均每季的 Receivables 是 RM100 million,而 Revenue 平均每季 RM250 million,这意味着 Receivables 周转了大概 2.5次(会随着 Receivables 提高/降低而有出入)。每季大概有 90 天,90 /2.5 = 36 天。大概是这样估计。实际数字只有管理层自己才知道。
2)Stock turnover period (days)?
同样的,这个是指存货进出的周转。不过,如果没有错的话,这个应该是用 Inventories 来衡量的。而在 income statement 里,个人喜好用 Cost of sales 来估计,而不是 Revenue。存货的价值,通常都是以 cost of sales 入账的。如果一家公司的 Revenue 是 RM300 million,Cost of sales RM150 million,Gross Profit RM150 million (Gross profit margin 50%),而 Inventories 长期维持在 RM75 million,那么这意味着 inventories 在每季里大概周转了 2次。每季有 90天,存货大概每 45 天就出完,然后收钱再生产。大概是这样吧。
3)Long term debt to Equity (%)?
这个相信 Y2K 兄的基本面分析的帖子有提过。主要是长期负债 (Non-current liabilities) 对比股东基金 (equity) 的比率。一般上,当然是越低越好,除非是行业性质的需要,如银行,保险公司,产业股等等。
4)什么是commercial paper & medium term notes.是under borrowing。
这个我也不是很肯定。个人了解大概是 商业的 private notes 吧。它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可以是 payables,也可以是 borrowings。就好像如果我私底下和朋友借钱,然后我写了个 private notes 给他,证明我欠他 RM 100k,那么这个 RM100k 就会出现在 current liabilities (如果短期1年内)或 non-current liabilities 里(如果长期/超过1年)。
===================================
之前 "Money Is Just An Idea" 的分享有提到。。。无论是多大的目标,时间长短,其实都只是次要的。
重点是我们到底对某个目标存有如何的 Idea。Facebook 创办人 Zuckerberg 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今年才 27岁,可是就已经是个 Billionaire 了。
如果是在5年前,他把自己 27 岁当 billionaire 的目标说出来,相信也会遭受大家类似一样的批评如妙想天开,激进,不实际等等。
可是,他毕竟还是做到了。为何有的人能在短短的数年内达到百万,而我们不能?为何有人在短短数年内达到亿万,而我们不能?其实时间长短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该目标都存有不同的 Idea,以不同层次的 Idea 来实行。
不管我们是和别人说。。。5年内财务自主,5年内百万,甚至5年内亿万都好,都总会有人认为和批评我们痴心妄想,急进,不脚踏实地等等的。
可是同样的,在现实中却又有人达到以上提到的目标了,为何又会这样呢?
最近大家都在争论着关于房产的泡沫,或负债的危险。。。其实,两者都没有对错。只是因为大家对负债和产业存有不同的 Idea 罢了。
为何有的人对百万的负债没有感觉,有的则认为百万的负债是天大的风险呢?
大家同样都是人,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存有同样的 idea 时,你恐惧的东西,我们也一样会恐惧的。
唯有在当别人对某件事情,存有比我们不同的 idea 的时候,才会出现分歧。
当我们用着自己现有的 idea 去尝试体会别人的做法时,无论我们怎么看,怎么算,怎么想。。。都是相当危险,不实际的做法来的。
唯有当我们能把自己现有的信念抛开,开始接受新的 idea 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之前一直觉得很危险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
有的人说,现金流又怎么样?租金和产业价格减半,再来个 BLR 大起,你就必须抱着数百万的产业贷款痛苦一生。。。说到很难翻身那样。
各位,如果当以上的事情发生时,而你会觉得“很难翻身”或“无法翻身”时,原因和问题出在哪里呢(不要误会,我不是在鸟人,我只是在鸟着我自己)?
真的是因为产业吗?真的是因为负债吗?
真的是因为 BLR 大起,经济不好,租金下滑吗?
举个例子:月入 RM3k,那么 40% 的房贷供期是 RM1200
RM1200 X 12 X 30 年 = RM 432,000 (贷款+利息)
RM432,000 / 2 = ~RM216,000 (产业的买价)
有的人会说。。。如果你进错场,看错 timing,买错地点,产业失去价值,没有租户,产业又卖不出,这样的话就注定要痛苦过一辈子,很难翻身了。
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这样想法的人,在他们的 idea 里,他们是假设他们的薪金和收入是永远都不会增加的,他们也不打算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
就因为根本没有想过/规划如何提高赚钱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 idea 就是一心希望能保持现况,保持在原有的舒适区,
买对股票,买对产业,不用管理,租户一切完美,还要买对入场时机。。。之后收入就这样不劳而获的提高,复利开翻,然后财务自主。
可是,如果之后问题发生,他们无法翻身,其实那不能算是产业的问题,也不是负债的问题。无法翻身的问题是在于他们并没有打算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或根本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投资,买股票,买产业,借贷,相信都无法避免遇到经济不景气,行情不好,租金下滑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除非你根本不打算踏入股市,也不打算进军产业,全部投入在定存的话,不然这些问题,一直都会缠着我们的。
很多人都知道这种事情是无可避免的,而唯一真正的解决方式其实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可是他们却忽视他们必须这么准备,付出这种代价的事实。
那么,“无法翻身”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BLR 上升?租金下滑?经济不景气?股票暴跌?。。。还是因为我们 idea 所造成的分别?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问题的根源,但又要把所有问题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产业,负债,股票,经济,国家等等)。
同样的问题,是会发生的。。。有的人选择让自己成长,好让自己能大过他眼前所面对的问题,之后该问题,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我们并没有提升自己,那么不管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多少次,在我们眼里那还是个大问题。
其实不是因为那个问题太大了,而是因为我自己太小了。就因为自己渺小,而又没有提升自己的决心,才会觉得眼前的问题很大。
当慢慢的提升了自己之后,同样的问题出现时,就好像相对的变小了,甚至也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当大家在为某个问题烦恼或争论时,总会有人觉得"what's the big deal"?
甚至有时是我们自己在别人的争论中觉得“为何这种事也会是个问题?”,是吧?
这是 idea 和能力的分别。当你有和别人不同的 idea,解决能力比别人高时,你就会在好奇为何其他的人都觉得这种事是个问题。
原因无他,因为你比他们所提到的问题还要大,而他们比那个问题还要小,所以对你来说似乎不是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个大问题。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吧?
==========================================
说到解决问题。。。有的人的想法也很奇怪的。
那天和一个经营旅行社的朋友提起关于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还有 belief 的话题时。。。提起一些争论。
他把一些他面对的问题提出来后,而我只是以改善 belief 和创造价值的角度和他分享一些经历,之后给了他少许建议。他也认同我的建议能够解决此问题。。。可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即使解决了问题,不保证同样的问题不会再发生。
在我的眼里,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后就不再出现的,而只要问题再出现时我们懂得如何解决,那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我们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了。
可是我的朋友,在他眼里,如果问题还是会再出现的话,那就不代表他解决了问题。也因为这样,他选择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即使他没有别的办法解决问题,他也不 用这个方式去解决。很多人都是一心希望能够一些一次解决后就不用再理再烦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他们对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决心还不够,难听点。。。懒。
举个例子:
肚子饿了,是个问题,对吧?为何肚子饿了是个问题呢?因为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死。
那么,肚子饿了,我们要如何解决问题呢?找食物,把食物吃进肚子里。
那么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方说我们必须要有钱买食物,知道哪里有食物来源,知道哪里有得卖食物,知道什么人卖的食物能够吃, 没有毒,知道什么人卖的食物比较便宜,然后还有想办法去到有食物的地方去买/吃食物,如果自己不会吃食物,或没有能力拿食物,那还需要有人喂你吃等等。
吃饱了后,饥饿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对吧?可是,饥饿会再出现吗?当然会,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吃了就不会再饿的仙丹。那么,我们虽然吃饱了,可是如果饥饿还是会再次出现,难道我们就说之前我们并没有好好的解决问题吗?
日常生活里,总会有些问题是不可能一次性永远解决的。可是,只要我们知道问题再出现的时候,我们知道如何解决,甚至有能力解决,那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还会是个问题吗?
有的人想法很奇怪。。。他们会认为:“反正吃了还是会饿,那索性不吃好了”。
温饱和饥饿,其实和经济,产业,股票,人生等的周期也一样。
有的人,平时就不停的做攻课,掌握食物来源的资讯,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便宜的,什么人能够煮给你吃,什么人煮得比较好吃,如何准备更多的钱,好让自己有钱买东西吃等等。无论他们现在是饥饿,还是温饱,他们依然还是不停的继续努力做。
有的人,什么都不做,就是要等榴莲掉在他面前,或守株待兔,希望永远站在同样的定位,不需要作出任何改变,不需付出任何代价,都会有食物自动送上门,有榴 莲掉在他们面前,或有兔子死在他们面前,任他们去捡来吃。这些人,几乎是温饱的时候就继续等,等到饿了才来想要怎么做,或等到锇了才来看榴莲几时跌等等。
无奈的,由于平时根本没有做好功课,没有训练自己的能力,没有掌握正确的资讯,没有努力学习,当榴莲跌到满地都是,兔子死到满地都是时,他们也不懂得哪颗 水果没有毒,可以吃,哪只兔子最有肉,比较好吃,甚至捡到榴莲,但是不懂得怎么开来吃,或捡到榴莲,才来发现自己没有刀来开; 也可能兔子死了,捡到了,可是拿会家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不会煮,家里又没有准备好厨房用具,又不认识任何会煮的人,也不知道那里有餐厅。结果,榴莲掉到满 地都是,兔子尸体堆积如山,这么难得等到了,但是最后还是得饿死。也有可能他们是捡到了很多榴莲或水果,或很多看似有肉的兔子,而且还吃到饱上喉咙,吃得 饱饱的。。。无奈他们无法分辨什么果有毒,什么肉能吃,结果吃了太多不能吃的果和肉(就好像我们在熊市时买了很多烂股和烂产业),结果被毒死。
有些人。。出门的时候,就马上知道哪里有好吃的,或想吃些什么,要吃些什么等等;而有些人。。。出门的时候,连要吃些什么,想个半小时,一小时都还没有想好,有的甚至还会为“今天要吃什么”的问题而争吵。。。
===============================
Tony Robbins says, Growing or Dying.
Life is growth, not die.
if u want to grow, then u have to expand.
===================================
我想想.....
购买力指的是你能够买多少个面包吧?
有些人钱的数量提升,但能够买的面包数量却减少了,
就是钱变多,但购买力下降,
简单来说输了给通膨。
是这样的意思吗?
===========================
能加入这个论坛大家庭,才是最值得的。
===============================
即使人家塞钱给我们,我们也需要有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去接,去收下那些钱。
所以才经常 NLP 自己"I'm a generous giver and an excellent receiver"。
不然的话,人家塞越多的钱给你,你只会越怕,越恐惧,越抗拒
========================
我们时不时都会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那样的运气发财/成功。而成功的人,不多不少也部分是因为有好的运气扶助。
这个。。。在某个程度上,是对的。不过,在等运到和埋怨没有运气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不是因为运气没有出现在你面前,而是运气已经到了,只是你没有去把它“收下来”,没有“接受它”,及没有任何行动呢?
成功的人士,确实是有不少的好运气。但想想,有时即使好的运气摆在面前,我们也会因为恐惧,怀疑,没有信心,没有决心的意念之差,而造成了选择“接受”或“拒绝”这个运气的分别。
就好像如果我们回到40年前,遇到个贵人指点我们要在云顶上面建赌场和游乐场,运气摆在眼前时,在不知道今天会是如何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决定和行动呢?
选择相信贵人的话,克服恐惧,采取行动,努力学习?
还是
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的建议,被恐惧征服,想都不敢想?
其实,两者都拥有同样的运气。。。分别是运气到的时候,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而已。
===============================================
嗯。。房产涉及的杠杆太大,如果投资者喜欢冒险、大量买房子的话,可以不必理会。不过我最担心股市,经济会被一群不懂杠杆的人搞垮。(很自私吧)
之前以前有人分析过为何买Reits会比较好了,这个我也赞同。
你写这篇的用意,我大概也懂,因为是受了讲授师的教导,所以Idea是很重要的观念,对于你们来说。这点我不知他有没有教导你们,杠杆与一切金融的风险。
房产你们可以很简单的看待是租户的问题,这个没有错。不过,我现在懒惰去和你们分析一切的金融、国内的经济对于房产的影响了,可能要写很长的分析。因为是有些反对的意见,所以听了也会不顺耳的,不过现在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危机的。
嗯,给个中立的劝告,就是不要太勇敢地去利用杠杆化(可以理会我不会杠杆),因为讲师们忘记告诉你们,他们是有后备方案的吧,比如说他们还有一张嘴,可以到处演讲。
2035 BMW Motorrad R18 range updated, now Euro 5+
18 minute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